我要配资网
公司附近的树下zakka是一家可爱的咖啡馆,可爱到我们几乎将每周五的下午都留给它。
趴在吧台一口气列下超作妖list,“冰美2号豆”,“热拿一半浓缩”,“黄油dirty装打包杯”……咖啡机奔忙,人也坐不住,东钻西钻逛小展。
与专业的白盒子展览不同,这里的小展拒绝高冷,更新很快,更多是以策展的方式开店,但又比常规的策展式零售更艺术,更有风格。
感觉是把生活的各种形状和小情绪收集起来,软软的,蓬松的,晶莹剔透的,沙沙作响的,笨笨的,钝钝的,散发着光泽的……
比如最近这场来自小丸汁和maymaychen(后称美美)的双人展,刚进展厅,就被那些色彩啊,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小家伙们啊,一把抓住。
有时候我在想,晚上望福街睡着了,小丸汁的“小天使”会不会邀请美美的“小天使”跳舞,背着七星瓢虫同款壳子的乌龟是否正傲慢地向粉色兔子发下战书,还有那只烹饪鼠鼠啊,是不是正在邀请抱着青葡萄的远亲饱餐一顿呐……
那就去问问小丸汁和美美吧。
·小丸汁和美美在树下
一场属于小丸汁
和美美的超乖小展
2020年,树下举办过一场名叫《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的小展,蓝色的形状里,有“窗户”,有“梦”,有“药丸”,有“我们”。
这些展出的作品,其实就来自小丸汁。
那时候她被困在家里,合租的室友没办法回来,往窗外打望,街上也没什么人,到处都空空的,便开始尝试用绘画进行表达。
就这么跟着感觉每天画,不知不觉画了100多幅,小丸汁就在树下办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展。
掐指一算,时间过了五年,创作类型也日渐丰富,在树下最新的小展里,除了绘画,她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石塑小雕塑、布艺手工杯垫等各种材料的创作。
美美呢,和小丸汁是多年的微博好友。
她来自云南普洱,5年前辞职后开始做手工,碰巧那阵子参加了一次市集反响还不错,于是决定再也不上班了,“反正都要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吧”。
巧合的是,她也曾经在树下办过自己的展览。
那是2021年,美美在小丸汁的介绍下,认识了树下的元宝,很快,他们一起办了场叫《BE MY GUEST》的展览。
相信偶遇过它的朋友一定记得那间充满治愈能量的“客厅”,那里堆满了美美的创作。
最开始创作时,她喜欢做胸针、摆件、挂饰,主要以线材为主,用戳戳绣的方式呈现,后来慢慢探索了更多的材料和工艺。
比如这次展览带来了纸黏土做的时钟、拼布的家居用品等等。
谁说小孩才爱彩色
大人请勇敢拥抱童真
小丸汁和美美虽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创作背景,神奇的是,总有人在逛展览时发现她们作品间的契合,有时候甚至会搞混她们的作品,认为她们来自一个创作者组合。
这样的误会,通常产生自她们作品中的共同处——对色彩的偏爱。
正如美美说,“从一开始到现在,不管用什么材料和表现形式,我都喜欢用高饱和的色彩”。
元宝曾提到,冬天到她家做客的感受,一路上的萧瑟在美美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我要配资网,消失殆尽,“完全就像一个东南亚小岛”。
小丸汁对色彩也有着异常的敏感,非科班出身的她似乎从不讲究传统配色,几乎都是跟着感觉走,至于对具体颜色的理解,则与自己每个时期的状态有关。
刚开始搞创作时,用色比较热烈一些,近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色彩的表达逐渐往回收,不过,依然偏爱那些有缤纷的东西。
她相信不同的颜色会有不同的治愈能量——
早期深爱蓝色,在树下办的第一场展就以蓝色为主,后来在北京办同系列的画展时,她将之命名为《你被宇宙深爱着》。她眼里的蓝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伤与忧郁,而是一个探索自我的通道。
有时候,她还会在蓝色里加点橘色,她说:“它们搭配在一起,常常给我一种很安稳的感觉,就像一对相拥的恋人。”
而最近,出镜率最高的大概是荧光粉,“它没有大红色那么激烈张扬,但却很扎眼,让人一眼看见,有一种引领和均衡的感觉”。
当然,对彩色的运用,有时候也会招来一些声音:“像小孩的东西”,“是小孩会喜欢的”,“我们家小孩也能做出来”……
听到这些,美美蛮开心:“因为小朋友们的作品具有天然的灵气,他们不讲究技巧,通过直觉本能地进行创作,正是我要学习的。”
不过,这里面也有点可惜。“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我已经是大人了,不能拥有彩色的东西,就好像只有小孩子才能拥有童真。”小丸汁补充道。
同样,当小男孩看中她做的粉色戒指,常常会被家长强行拉走,“那是女孩子才会喜欢的东西啊”,遇到这样的情况,小丸汁有时候会尝试与他们沟通。
在她看来,彩色和童真都不是小朋友的专属,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同时,特定的色彩也不该被判定为某种性别。
日常和旅行
小小的,真实的快乐
那么,为什么喜欢彩色呢?
因为我们的日常本身就是彩色的呀。
小丸汁和美美的创作灵感,恰恰大多时候都来自不经意的日常,她们以旅居的方式在不同的城市停留,想搞创作时就搞创作,累了就休息,属于随心所欲的那一脉。
小丸汁说,她似乎从来没有可以去寻找过灵感,而是让灵感找上自己。
她喜欢在咖啡馆里随手画画,有时候看见一个杯子突然就想要把它画下来。有时候拿起画笔来,从一个圆开始,变成一只小熊或小猫。
旅行时,她也会带着自己的本子,倒不是为了想要画什么去玩,而是玩着玩着突然就想到了一个东西。
她曾在飞机上画下过一只海豚,后来把它变成了一个手机壳和一张装饰画。这是她创作中常有的情况,先是有画,再把它提取出来,变成其他材料的小玩意儿。
美美呢,在清迈呆过,也到过广州和深圳,目前定居在成都。她每天都会做些手工,在b站上打开“芥鸟”的主页,一边听歌,一边干活,累了就去公园散步或旅行。
她的作品常常用生活或手边现有的材料,包括一些废弃物件的二次循环利用。
比如,纸黏土的内部结构都是使用平时收集的纸质包装。这次展出的小天使花瓶的原型就是一个纸卷筒快递包装,根据它的形状,美美先是想到要做成容器,后来加了纸黏土做成了天使。
拼布毯则用不要的衣服裁剪成方块,然后拼接制成。美美说:“这些材料丢了很可惜,总是有‘物尽其用’的想法,通过改造,换一种方式存在,又可以陪伴我一段时间。”
我在美美的主页里还曾翻到过一幅刺绣挂画,上面拼接了一幅她在老挝旅游时买到的绣片和她自己缝制的小鸟图案,并学着当地人的方式,在小鸟周围绣下了“I AM A FREE BIRD”的字样。
怪好看的。
野生又自由
在创作中抵达“自我”
这似乎也是美美和小丸汁另一个共通的地方,她们不爱做重复的东西,看见什么好玩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都想要试一试。
玩嘛,总是要玩得新鲜。
她们并不喜欢用“什么什么家”来定位自己,而更倾向于将自己看作自由的创作者。因为,创作是一种进行时的状态,它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突破特定的范畴。
然而,纵使有千般表达的方式,总是离不开自我当下的感受。
正如当我问小丸汁画画的时候内心在想什么时,她说她有时候画小猫翻白眼、看书,唱歌吃东西,其实是在画自己。画中的小狗喜欢喝咖啡,其实也是她自己喜欢喝。
而在美美看来呢,“表达”是人的本能,人的感受可能有相同之处,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也会相似,但是每一个人又是不一样的。
就像创作者们最重视的原创,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
“去描绘我眼中的‘花’,用我的方式表现‘快乐’,不管用什么媒介,诚实地表达自己就是原创。”美美说:“原创的重要性关系到‘我’是否重要,通过作品在向他人展示我的思考和感受,同时这些也可以帮助我更加认识自己。”
那么,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去树下
看美美和小丸汁
那些装在色彩里的自我和快乐吧
展览信息
maymaychen×小丸汁双人展
08/14-09/14
树下zakka
free
编辑丨小都
图源丨小丸汁、maymaychen、树下zakka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