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超40%,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两新”政策继续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更加丰富等,将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持续增长。
9月17日,毕马威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2025年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峰会暨第八届汽车科技50榜单发布会”,政府代表、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及投资人士齐聚,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等多重变革下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不仅发布了备受关注的汽车科技50强榜单,还从技术突破、全球战略等多维度解读行业前沿实践,为行业提供战略参考与洞察方向。
毕马威中国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表示永华证券,中国汽车业正聚焦“AI+汽车”技术突破,以此构筑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深度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要求,把AI技术真正融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辆能耗管理等核心场景。更关键的是,要避免陷入技术“同质化”陷阱,加大研发投入,主动联合AI企业、科研机构搭建合作平台,把智能网联能力转化为别人拿不走的差异化优势。
中国汽车行业强势崛起,与中国工业制造中心的地位密不可分,凭借对创新的持续投入,中国车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产品。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毕马威中国早前发布的汽车科技50系列刊物《并驾齐驱:多元化动力 争夺汽车市场——汽车动力总成趋势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行业整合阶段,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重塑了国内市场格局,还以强劲的势头引领国内品牌出口的趋势,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势能。
本次峰会提出“汽车行业十大趋势”精准捕捉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向。根据十大趋势分析是,中国车企正从“技术输入方”转变为“技术输出方”,国际品牌开始利用中方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的优势反哺其全球战略,成为合资新范式。在“智能化下半场”,智能驾驶正从依赖硬件传感器的“感知流”,全面转向更依赖AI算法与数据的“认知流”,大模型驱动的自然交互和座舱体验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活动现场,第八届“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50榜单”正式揭晓。自2017年该评选启动以来,该评选已助力众多取得突出成就的企业脱颖而出,已成为中国汽车科技领域具有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年度评选之一。入选企业不仅代表了中国汽车科技的核心阵容,也体现了中国在智能电动供应链、软件定义汽车、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领先实力。
毕马威亚太区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诺伯特表示,“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50榜单”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创新的记录者。当下,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科技革新,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从网联化到共享出行,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在重塑着出行体验和生活方式。从动力系统的革命到智能驾驶的突破,从材料科学的创新到用户体验的优化,整条汽车价值链都蕴含着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汽车正从“最大增量市场”跃升为“技术策源地”。
本届榜单覆盖整车及部件(整车、底盘、动力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控制器等)、座舱及车联网(人机交互、车内感知等)、出行与交通(智慧出行、车队管理等)多个赛道永华证券,聚焦具有突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成熟与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
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